搜索:
味蕾的记忆
发布人:彩虹   更新时间:2024-05-05    点击:169047次
  

1.jpg

舒全进


每个人的味蕾都是有记忆的,我们的味蕾清晰地记着妈妈的味道,也清晰地记着故乡的味道。

农村里走出来的我们,不管在哪座城市生活奔波,不管城市有多繁华喧嚣,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种浓浓的乡愁。

牵引我们想回家乡的,不仅是对亲人的热切想念,其实更多的还是味蕾上对家乡味道难以淡去的怀念,味蕾记得回家的路。    

小时候农村物质匮乏,家庭贫困,生活条件都不是太好。但母亲总能把简单的食材做成人间美味,以至于每每想起都觉得有滋有味!

2.jpg

柴火鼎罐砂钵蒸肉是母亲的主打拿手菜,但这个不是经常有,只有在逢年过节,或者“双抢”农忙改善伙食的时候才有。

在集市上买一只猪脚和肥瘦都有的猪肉,切碎洗净放在砂钵里,再放些黄豆,加水,放盐。砂钵入鼎罐,盖罐盖。灶孔里硬劈柴点火,慢慢蒸煮。

趁这功夫,母亲再打几个鸭蛋,搅匀,在铁锅上摊一个厚厚的鸭蛋糕,切成三角状,待猪肉快蒸烂的时候,将切好的鸭蛋糕放入砂钵里,继续蒸煮。

砂钵在鼎罐里咕噜咕噜地响,诱人的肉香从罐盖四周飘溢,闻闻都能陶醉。砂钵里的肉更是出奇的美味,清轻而不腻口,鸭蛋糕吸收猪肉的油渍,松软油滑,味感绝对上乘。如果再盛一碗滚烫的肉汤泡新炒的米泡,更是香味冲天。哎呀呀,写不下去了,口水已流三尺多啦!

3.jpg

土灶柴火鼎罐蒸肉

4.jpg

柴火腊肉糯米饭也是母亲的拿手绝活。将腊五花肉切成薄片,用毛草火在鼎罐里翻炒一下炸出油渍,洗好糯米进鼎罐,放一些刚成熟的碗豆粒,加水淹过大米几许,放水的多少是个技术活,水少了饭夹生,多了太软不好吃,而母亲却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度,不软不硬刚刚好。

煮糯米不能用硬柴,那样容易烧糊,必须是受热均匀的稻草火,从从容容,不温不火。糯米饭煮熟盛上一碗,腊肉的熏香夹带着碗豆的清香沁人心脾,糯米的软糯和碗豆的粉滑口感一流。

最独特的还是盛完饭后,鼎罐底上一层黄黄的饭壳,铲上一块嚼在嘴里咯嘣脆,再或者加一瓢热水,四周铲一铲,把灶孔里的余火拨弄一番,不过几分钟,几碗热气腾腾、美味可口的锅巴粥,润胃舒魂,简直无与伦比。不行不行了,口水又浸满了口腔。

5.jpg

柴火糯米饭

6.jpg

母亲是过日子的能手。菜园里吃不了的蔬菜就做成干豆角、干苕杆、干金针、干萝卜丝、干辣椒。山野采摘的则做成干笋、干蕨菜、干马齿苋、干芋头禾。

我小时候喜欢去野外的堰渠、港沟捉鱼,活蹦乱跳的春鱼、鲫鱼、泥鳅、参子鱼、小河虾等等,往往能抓回小半盆,一顿吃不完的,母亲把它们撒些盐腌一下,然后烤好晒成鱼干。这鱼干炖干菜简直是绝配,再佐几片干辣椒皮,在潮冷的冬日,用土炉炭火炖上一锅,辣赫赫、暖乎乎、美滋滋。若是再温上一壶自酿的纯谷酒,那真是快活似神仙了。

7.jpg

干鱼炖干菜

8.jpg

砂钵蒸干鱼腊肉

母亲简直是超人,神一般的存在,她会做很多各种各样的本地美食:熬杂烩,打豆腐,做印子粑、糍粑,摊薯粉糕,包芋头圆;会炸豆腐子、萝卜圆、肉圆;会煮腊肴(xiáo)粥、苦麻菜粥、油面粥;会手赶面、黄鳝面、狗肉面等等。还会腌制各种小菜,腌洋姜、腌辣椒、腌萝卜干、腌藠(jiào)头,烂黄豆、烂豆腐乳,辣椒酱、麦麸酱。这些林林总总的本土美食,任何一种都能让你垂涎欲滴,胃口大开。 

9.jpg

黄鳝面

10.jpg

红烧芋头圆

家乡的美食举不胜举,都被味蕾深深地藏在记忆里,让人魂牵梦绕。母亲是我们生命的开始,故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,那里给了我们最初的情感体验,喂给我们第一口食物,让我们的味蕾尝到酸甜苦辣各种味道。无论走到哪里,故乡的味道都难以忘怀,因为那里留存着我们对亲人的思念、对童年的回忆、对岁月沧桑的感慨!

11.jpg

腌藠头

12.jpg

牛肉折子粉 

13.jpg

柴火鼎罐煮芋头圆

       作者简介

14.jpg

舒全进,70后,湖北阳新人,酷爱文学。曾服役于武警北京市总队,现供职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