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导航
王放
人们常常赞美父母亲,父爱如高山,母爱如大树。而我的母亲——一位老共产党员,在她近80年的人生岁月中,把她浓浓的母爱,谆谆的教导,像阳光和雨露,年复一年的融入了我的血液,成活了我的生命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,成为我生命中永远无法割舍的最最珍贵的记忆。
我的母亲张锦航,1922年8月出生在陕西渭河北岸一个富庶的村庄,外公张平轩早年曾跟随同盟会会员胡笠僧拥护辛亥革命。1926年,他曾在李虎臣部任连长,在著名的二虎守长安时,坚持斗争,有力地声援了北伐战争。外婆精明能干,在家经营祖产。母亲和父亲结婚后,外婆曾多次掩护过中共地下党员,很多同志就是经外婆掩护后,去了延安。例如:蒙定军伯伯、李煜立叔叔等。母亲自小聪慧好学,曾在三原女中和尊德女中就读。1942年与父亲相识。
1944年4月,随父亲的老战友,中共地下党员——陈光舜叔叔,毅然前往河南偃师,在抗击日寇战役的间隙中,将一个知识女性,一个少女纯贞的爱情,献给了即将出征的一名抗日军人。从此,正式走上了追求光明的道路。1944年4月,父亲当时是原杨虎城部第四集团军38军军部的参谋,也是38军中共地下党的人事负责人。年轻的母亲来到战场,一身的女学生装束,一米七的高挑身材,蓝色的丹士林旗袍,提着小皮箱,站在一米八五的父亲面前,是那样的美丽夺目。所有参加父母亲婚礼的军人几乎全部是中共地下党员。战友们送来了脸盆、毛巾、被褥、枕巾,最珍贵的是一条太平洋床单。为这对革命的,浪漫的年轻人贺喜,整个军部轰动了。四十多年后,有一位在江西九江工作的程叔叔,到西安看望父母亲时,我正在院子里晾衣服,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:“嫂子,您怎么一点儿都没有变,还跟结婚时一样漂亮”。大家都笑了,我对程叔叔说:“您肯定是把我认成了我的妈妈”。可见当年的父母亲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。新婚后十余天,部队即将进入战斗,母亲离开了偃师,和张归仁伯伯、王蕙兰阿姨一起返回陕西。途中遇到日本人的轰炸,无数的平民百姓倒在了血泊中,一路上惊心动魄,终于回到了外婆家中——高陵县蔡家村。回家后又积极为抗击日寇的38军购买药材。
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近60年。解放前父亲从事党的地下工作,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地,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里,母亲生下了姐姐和哥哥。尤其是1947年,母亲生哥哥的时候,在宝鸡凤翔,是父亲的老战友杨荫东叔叔送来了鸡蛋、小米、红糖等,照顾月子中的母亲。我出生在1949年,母亲给我取名叫王放,就是叫我永远纪念解放的日子,永远忠于党和国家,永远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。
1950年,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,国家处于百废待兴中。美帝国主义却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,将战火蔓延到了中国的东北。当时父亲在西北第一野战军联络部任敌工科长。母亲已经有了三个儿女,并且又怀孕了,但她毅然送父亲赴朝参战,自己留在后方努力工作。身为军人的母亲挑起了抚养子女们的重担。在那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的日子里,父亲有时半年没有信来,最长时间8个月没有音讯,母亲挺着大肚子,依然在后方忙碌着。她是那样的坚强,舍小家为国家。朝鲜战争结束后,她跟着父亲在青岛、天津、北京工作,最终转业回到了西安。
母亲多年从事人事工作,她对工作勤奋肯干,一丝不苟,为人正直。曾为平凡普通的百姓办了不少好事,但她从不炫耀自己。八十年代,在她切除胆结石时不幸感染了,就在这种情况下,伤口流着脓水,仍不知疲倦地带病坚持工作,四处奔波,致使她连续三次开刀。母亲生性耿直,从不阿谀奉承,她坚持原则,实事求是。对工作认真,对同志似火一样地热情,这种作风和精神,深深地感动着我,影响着我,母亲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一面镜子。一般家庭是慈母严父,而我们家却是慈父严母。母亲生有三双儿女,在搞好工作的前提下,她把自己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女身上,为儿女操心,为儿女吃苦,她就像一棵大树,是儿女们的靠山。当儿女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,总是愿意来到她的身边,向她倾诉,听她教诲,她总是教育我们调整好心态,克服困难,勇敢地面对人生。有了母亲,我们从未感到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山,趟不过去的河。她不仅爱护和抚育了自己的儿女,当我们有了孩子后,又是母亲用她宽大的胸怀,帮助我们养育了第三代。尤其是我的儿子,从小就在外公外婆的身边长大。母亲就像一台永不知疲倦,永远开动的机器。
顺心的事情时,总是愿意来到她的身边,向她倾诉,听她教诲,她总是教育我们调整好心态,克服困难,勇敢地面对人生。有了母亲,我们从未感到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山,趟不过去的河。她不仅爱护和抚育了自己的儿女,当我们有了孩子后,又是母亲用她宽大的胸怀,帮助我们养育了第三代。尤其是我的儿子,从小就在外公外婆的身边长大。母亲就像一台永不知疲倦,永远开动的机器。
在母亲近八十年的人生岁月中,也曾有过高兴的日子,看到儿女们学业有成,工作有了进步,加入了党团组织。母亲比我们还要开心。但最使她高兴的还是1986年的赴美探亲,她去了美国福罗里达州的迈阿密,见到她的很多亲人。1988年姨妈和舅舅回大陆探亲的日子,他们分别了近四十年,重新团聚,总有说不完的话,述不完的情。他们一起回忆外公外婆,回忆少时的岁月,以至忘记了时间,忘记了空间,仿佛又年轻了几十岁。
2000年,一场空前的灾难降临到家中,我们最亲爱的小弟,父母亲最小的儿子患上了血液病(白血病),为了治疗,花费了巨额费用,全家人倾其所有为他治病,把小弟送到了北京的301医院,请来了最好的专家,我又为弟弟做了骨髓移植。但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小弟宝贵的生命,这是母亲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不幸。即使如此,她反而鼓励我要坚强的活下去,唯恐我轻生。又是坚强的母亲把悲痛压在心里,把弟媳和侄女接到家中,用她博大的母爱呵护着,照顾着她们。在母亲的心里永远装着的是革命工作、是父亲和儿女们,唯独很少的想到自己。
慈祥的母亲终于在2001年的10月29日倒了下去,永远的离开了我们,儿女们失声痛哭,肝肠寸断。就在我写这篇祭文时,也是一字字血和着一字字泪,眼泪不断地模糊着我的视线。如今小弟弟把妈妈呼唤而去,她和弟弟长眠在一起相依为伴。
在2008年6月24日,我的丈夫,一位知名的大学教授,在经历了四年三个月的癌症折磨后,同样地花费了巨额的治疗费用,也永远地离开了我。父亲和姐姐、哥哥、嫂子尽全力帮助着我,爸爸和大姐在经济上不断地接济着我,才使患了绝症的丈夫顽强地活了四年多,创造了医学上的又一个奇迹。丈夫临终前,最想念的是我的爸爸,最感激的是我的姐姐。妈妈您最软弱的女儿,第三次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,在那些绝望的日子里,您教育出的儿女们,血浓般的亲情,亲爱的大姐就像您一样呵护着、关心着我,重新让我坚强的站立起来。
坚强的母亲走了,却把她伟大的母爱,博大的胸怀和善良永远地留给了儿女们,更把她对祖国的一片忠诚传递给了我们。我像您一样,在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中,一直资助着贫困大学生,关心和爱护学生,教育学生。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去拼搏、去奋斗。同时还做着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,父亲生前曾多次对我说:“你的母亲如果活到现在,她该为你骄傲的”。
亲爱的母亲,您的第三代也成长了起来,您又有了第四代,在您的这棵大树上,枝叶更加茂盛。您和父亲在遥远的天空,注视着我们,为我们送来了默默地祝福。历史是需要传承的,红色的历史更是需要传承和弘扬的。父母亲这一辈人的奋斗牺牲精神,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液,植入了我的骨髓。我会沿着您们的轨迹,继续走完人生之路,那些革命者的忠魂会永远伴随着我。通过我们去传播去弘扬。假若人生真有来世,我还要做您的女儿,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孝顺女儿,做一个高尔基先生所说的“大写的人”。
今年是父亲百年诞辰,是最亲爱的母亲离开我们的二十三周年。硝烟弥漫的战争已经成为了历史,人们享受着和平,享受着和谐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为您献上心祭,祝福您和父亲在天国里永远安息。
作者简介
王放,陕西三秦儿女红色宣讲团团长团长。

